黄渤范丞丞主演电影《浪浪人生》国庆上映:看“能量上行”家庭如何逆风翻盘
在国庆档众多影片中,有这样一部电影显得格外独特。它没有宏大叙事,也没有炫酷特效,却凭借一个“能量上行”家庭的动人故事,成为不少观众心中“赚了”的观影选择。
电影开场,便将一个堪称“地狱开局”的家庭真实铺陈开来。曾经叱咤小镇的主心骨,如今嘴硬腿软,外债缠身、事业受挫,还身患重病;儿子看似“淡人”,实则暗藏发家与“治父”心思;妻子样样全能,是小镇人尽皆知的“妈系超人”;女儿胆大手“黑”,阿太则“神”通广大。一家人面临重重困境,可他们并未被命运裹挟,而是选择兴“疯”作浪,与生活贴脸硬刚。
这部影片打破了人们默认的“经济上行”先于“能量上行”的观念。以往,大家总觉得没有经济基础,家庭就难有幸福可言。但看过电影才发现,“经济上行”的家庭未必“能量上行”,而“能量上行”的家庭迟早会迎来“经济上行”。这便是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观,它不刻意美化生活的琐碎,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困境中的家庭如何靠团结与默契,活出美好模样。
一个家庭要想越过越好,情绪稳定是重要基座。影片中,这位叠满负面状态的父亲,并未成为典型的东亚严父。儿子对他满是怨言,他却懂得自嘲装傻,主动尝试与儿子重建感情。他理解儿子的不满,放下父亲“面子”去沟通,偷偷修好儿子的钢笔,鼓励他写小说投稿,成功化解了大部分父子矛盾。而母亲则是这个家的情绪掌舵人,面对丈夫病痛、追债兄弟、门可罗雀的加油站,她独自扛下所有,撑起家庭运转。“死不牛逼,撑下去才牛逼”,这句质朴的话语,道出了她坚韧的内心。在她的影响下,家庭总体情绪稳定,成员们才能有余力解决外部问题。
有了稳定的情绪基底,家庭还需要明确航向。黄家人的方向感极其一致,短期目标是共渡难关,为父亲治病、盘活加油站、应对债务;长期目标则是全家身心健康,让加油站生意重新红火起来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子女无需担心家庭“大战”,而是被母亲带动着一起撑起这个家。为了凑够父亲治病做手术的钱,全家人各显其能:父亲努力复健,争取工伤赔偿;母亲守着加油站连轴转;儿子偷偷做起代写情书的“小生意”;女儿加班加点赚外快;就连最年迈的阿太也摆摊卖手工制品补贴家用。全家人为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,没有“一人牺牲,全家成全”的悲情,只有相互扶持的温暖。
电影中一场“闹婚”戏码令人印象深刻。女儿的男友未给交代便与他人结婚,数落女儿家庭种种糟糕。然而女儿没有哭闹怨怼,而是承认问题存在,同时珍惜家人对自己的保护。这展现出黄家人面对现实的态度,他们虽有各种问题,但能在摩擦中看见不足,在互助中慢慢改进。就像阿太拿着假“燃烧弹”为孙女撑腰,结果一家子喜提警局一日游,大家没有责怪阿太的鲁莽,反而一起扛事儿,连警察都被他们的热闹打动,原本的留案底拍照环节变成了全家福拍摄。
电影还有一条副线剧情,年轻时父亲带队赛龙舟年年夺冠,如今儿子想重拾龙舟却因家庭困境迟迟未行动。这条副线是对家庭和父亲的解释与补充,黄家人就像集体划桨的龙舟,老爹稳定情绪,老妈撑住家业,阿太寸金必争,子女辅助帮忙,一起挺过难关。
电影落幕时,海上的船只陆续浮出海平面,往加油站驶来,画面美极了。黄家人或许还未彻底摆脱困境,但观众知道他们离幸福不远了。家的定义,或许不是没有风浪的港湾,而是在风浪中有人一起撑起来的船。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,只要家庭“能量上行”,团结一心,就能在生活的风浪中驶向幸福的彼岸。